近日
一位佝偻着背的老人
深夜拾荒的视频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。
令人没想到的是,
这位老人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退休教师
而他拾荒的目的正是资助家境困难学生读大学
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
收获大量点赞。
记者了解到,老人名叫王绅森,今年89岁,是原浙江医科大学(现并入浙大)退休教师。从2012年7月起至今,已经9年了,3200多天里,中间除了住院等事情休息了20天,另外的日子,无论逢年过节、酷暑严寒,哪怕大年初一、中秋节,他的深夜拾荒从来没停下来过。
九年里,王坤森共拾荒150吨。他用卖废品换来的钱,资助了4名贫困学生。目前,他正在准备资助第五个学生。
究竟是怎么一种力量,让这位老师坚持多年做这件事情?
深夜拾荒已坚持3200多天
从教书起,王坤森就开始资助困难学生。“当年在浙江医科大学,生活困难交不起学杂费的学生有几百人,我就一点点帮。”但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,是从80岁才开始的。到退休后,王坤森一直在想,自己能做点什么事情,能对他人、对国家都有益处。有一次,王坤森看到路边的拾荒者,觉得自己也可以做这件事。但是,他又想想,很多人是靠这点收入来生存的,自己不能去抢别人的饭碗。那别人白天捡,他就晚上去。家里子女和老伴一开始都反对,但拗不过他,只能依了他。
“我推三轮车出去,一般有50斤,多的时候100斤,按3275天算,总重量有160000斤以上了,差不多8吨。每天晚上捡来的废品,能卖10到20元,这些年下来也有三四万元了。真是让人高兴透了。”
王爷爷不觉得这些废品有什么脏,他还记得小时候在路边捡烟头的经历。那时,父亲失业,母亲因病去世,家里的房子田地都变卖了,没有什么收入,为了吃饱肚子,他去路边捡烟头,爸爸买来烟丝,裹在一起重新制作成卷烟,价格比包装精致的香烟便宜一些,一包这样的烟能卖两毛钱左右,就靠这个维持生活。慢慢攒了一些钱后,爸爸才想到送已经12岁的他去读书。哥哥姐姐都是文盲,他从哥哥姐姐那里深知没有文化的苦,所以能读书了特别珍惜,后来考上了杭七中。
1950年元旦之后,他正式入伍,在部队那么多年,他吃过很多苦,也学到了很多东西。转业到当时的浙江医科大学,他在新生军训时,给学生们上起了国防教育课。看着大学生们朝气蓬勃的样子,他觉得祖国的希望就在他们身上。
“我帮助她们,她们也在帮助别人”
退休后,王爷爷一直在想,自己能做点什么事情,能对他人、对国家都有益处。他在报纸上看到希望工程那张有名的照片——大眼睛女孩,被女孩渴望读书的神情打动了,想起自己小时候看到同龄人去上学自己却只能捡烟头的辛酸,想到自己有困难和受了委屈时,别人对自己无私的帮助,他决定要资助一些家境困难的大学生读书,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,为祖国做贡献。
可是,他不想用退休金来做这件事情,因为退休金是国家发给他,不是他靠个人努力得来的。他想靠自己的劳动来资助大学生。2012年,他通过媒体联系上了一位常山籍的大学生玲玲,她家里父亲残疾,母亲靠蹬三轮维持生计。玲玲考上了宁波大学,但学费不够。
王爷爷资助的大学生,从玲玲开始,一共有4位。大学四年,他给玲玲每个月寄300元生活费,玲玲顺利地完成了学业。他又找另外几位大学生结对子,有的是一学年支持5000元,有的是按月寄生活费。
让王绅森特别高兴的是,他资助的大学生学业有成,并也开始帮助别人了。玲玲是王绅森资助的第一个学生,她毕业后当了一名英语老师,知道王绅森在资助第二个学生小徐,还偷偷每个月寄200元给小徐。寄了半年,被王绅森发现了,不许玲玲寄了,玲玲自己家条件不好,应该把钱留给她父母。玲玲现在对自己教的学生也很好,给那些家境贫困的孩子买学习用具,还给功课不好的学生开小灶,王绅森觉得很欣慰。
王绅森说:“世界上任何东西都可以拿钱去换,唯一就是这颗纯洁善良的人心(换不来)。”
萍萍说,在爷爷的鼓励下,她也在准备着递交入党申请书,向爷爷学习,做一个对国家、对他人有益的人。
生命不息,行善不止,年轻时保家卫国,退役后教书育人,退休后拾荒助学,这是刻在骨子里的军魂,也是黑夜执灯的教师天职。
老人佝偻的背脊却挺起坚实不屈的脊梁,慈祥又满足的笑容,让人倍感温暖,治愈又充满力量,这才是纯粹高尚真正平凡而伟大的人,才是我们应该追捧的偶像。
编辑:吴金娇
责任编辑:樊丽萍
综合:图文综合自都市快报、梨视频、每日经济新闻、澎湃新闻、网友评论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