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,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。10月20日,《人民日报》刊发文章《加强师生互动、直面学生问题、注重学生评价,山东大学——打造人见人爱的思政课堂》,为山东大学这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创新中的成功实践点赞。
文章说,近年来,山东大学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,广大思政课教师依靠深厚丰富的内容、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、贴近学生的话语表达,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、理论性和亲和力、针对性,将原本学生心中枯燥乏味的“低头课”,变成了人见人爱的“金课堂”。
“低头课”是对前些年思政课最形象的描述。老师在台上讲,学生们在下面低头做别的。身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郑敬斌,也有过深刻体会。作为一名80后,郑敬斌可以说是跟思政课有难解之缘。当学生时,学思政课;做教师后,教思想课。2003年9月,郑敬斌入烟台师范学院(现鲁东大学)政法系学习,就注定与思政课难以割舍了。之后,考研、读博,郑敬斌都没有离开思政专业。然而,跟思政专业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,郑敬斌做教师后的思政课却被学生泼了冷水。
《人民日报》的报道说,郑敬斌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他博士毕业初登讲台,学生们的“冷场”,着实给他泼了一盆冷水。有个女生给他写了张字条,上面只有两个字:“说教”。
事实上,在当时这情形不仅仅是郑敬斌一位教师面临的问题。用郑敬斌的话来说,当时的思政课确实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,枯燥、生硬、乏味、学生不欢迎、老师没动力,学生们都觉得这堂课“内容老掉牙,形式老一套”。
“经师易求,人师难得。”搞好思政课教学关键还得靠教师。经过思考与探索,郑敬斌发现,提高教学实效性,一定要提升以教师为主导、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。只有教师和学生有效互动,才能打造成功的课堂。想法有了,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思路就来了。
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们,经过一番的教学改革和实践,一堂堂别出心裁的敢碰真问题的思政课在山东大学上演。
《人民日报》的报道称,台上,正上演精彩的话剧;台下,观众们凝神观看,不时露出会心的微笑,报以热烈的掌声……山东大学的思想政治课堂,既有师生自导自演的微电影,又有针锋相对的辩论会,学生们可以穿越时空与学术大师交流对话,体验思想的碰撞。
对于如今的思政课,山东大学的学生也有了新的体会。《人民日报》援引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学生史艺姝的话说,通过将思政课和自己的专业课相互印证,对当代中国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。比如乡村振兴,在思政课和专业课中都有相关内容,但两者侧重点不同。这两门课让我对历史与现实中的乡村,有了全面的认识。新思路、新思政,山东大学的思政课脱胎换新。
上好思政课是新时代的需要。当前,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速,社交媒体日益发展,文化、思想日趋多元,当今世界又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,这对于处于人生“拔节孕穗期”的青少年来说,选择把握好自己的人生道路极为重要。“育才造士,为国之本”。上好思政课,才能给青少年学生指点迷津、引领人生航向,使他们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道上的奋斗者。
上好思政课,又是一门大学问。做好这门大学问,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。正如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郭新立所言,“思政课建设,只能干好不能干坏!”其次,思政课教师要有刀刃向内的革新勇气,“颠覆”以前只顾站着台上讲的授课模式,有能力让课堂上的“低头族”昂起首来。最后,学生也要成为思政课的主动参与者,而不是被动的“倾听族”。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到思政课中,思政课才能活起来,成为真正的“金课”。
(大众日报记者 王建国 报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