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番话让她如梦中惊醒。
买巧玲得知在世界上竟有与自己极为相似的另一个人,回想起以往同学们的错认。
她心中萌生了想要见一见这位神秘人物的强烈渴望,于是这个女孩就带着买巧玲去见了王玲霞。
当二人四目相对,宛如在一面镜子面前,不只是外貌相似,她们的举头投足间及话语声调都如出一辙。
更加不可思议的是,初次相遇,她们之间就流露出一种久违的熟悉感。
王玲霞说她的生日在1956年12月18日,买巧玲则在1957年6月18日,王玲霞自然而然地担当起了大姐姐的角色。
朋友打趣她们:“你们难道是失散已久的亲姐妹?”
王玲霞忙不迭地挥手否认,笑着回嘴,我们的生日都不同呢。
知晓了年龄的差别后,王玲霞戏称自己是买巧玲的“非血缘大姐”,从那一刻起,她们变得亲密无间,无论是何时何处都形影不离,外人见了她们都错认她们为真正的骨肉相连的姐妹。02
在闲适的闲聊中,她们惊讶地发现彼此均由他人领养,尽管各自在寄养家庭中的遭遇截然不同。
王玲霞生活在繁华城镇里,父母均为工厂里默默付出的工人,虽然家境不算富裕,却有着宁静平和的家庭生活。
六岁那年,她的养父突然去世,养母却仍旧像亲生女儿一样溺爱着她,决心不管自身如何艰辛,也要为她创造较好的成长环境。
王玲霞的童年真的是宛如“小公主”,享受着关爱与宠溺。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买巧玲的命运,她寄养在家境困苦的农户家,养父母日复一日辛勤耕作,却常常年景不好,家中经济拮据。
关于那些零碎的记忆,买巧玲已然模糊,只明白自己并非养父母的血脉,他们有自己的儿子,对他溺爱有加,从不让他动手干活。
农忙时节,父母便带着买巧玲下地,身为少女的她,整日劳作,疲惫不堪。
农活结束她还没来得及歇息,便要立刻回家煮饭。
尽管家中有年长许多的哥哥,家庭琐事总是落在买巧玲身上,一点小错都会招致家人责骂与处罚。
在寂静的夜晚,买巧玲经常在被子里偷偷啜泣,这样的生活并非她所渴望。
谈及被收养的情景,买巧玲只保留了零星的记忆,只记得一个火车站,有人将她带上火车,经过一连串复杂的旅程,最终把她送到了养父母的家。
养母的冷漠与王玲霞的热忱,像是冰与火的两极,也许是因为对买巧玲困苦境地的同情,王玲霞对买巧玲格外的体贴。
每周末王玲霞都会邀请买巧玲到家里作客,她的家中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女孩儿玩具,两人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,分别时,王玲霞总不忘为买巧玲准备一堆玩具带回家。
季节更替之时,王玲霞的养母会编织新衣,而王玲霞总是恳求养母为她多织一件,因为她心里想着为买巧玲也准备一份。
买巧玲对王玲霞的家总是怀着强烈的向往,那里不仅有美味可口的佳肴,更充满了王玲霞养母的慈爱,让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。
看着买巧玲,王玲霞的母亲暗自惊讶,两人相貌如此相似,说是亲姐妹也不为过,而王玲霞与买巧玲,彼此早已心照不宣,将对方视为亲姐妹一般。03
这之后两人依旧是对方最好的朋友,从来都没有红过脸,天天都在一起。
之后她们的养父母都相继离世,他俩也都嫁做人妻,儿女们也都是好朋友。
2000年不幸再次降临在王玲霞的生活中。
陪伴她的丈夫突然离世,留下她独自一人带着女儿,孤单而艰难地过活,买巧玲一直陪伴在侧,为她排忧解难,给予力量。
而这边买巧玲也成了下岗工人,只能在自家门口开起了一家小小的杂货店,贩卖粮油和常见的日用品,总算是能应付过日子。
她还总是带着米面粮油去探望那一对母女。
到了2006年,买巧玲因身体不适接受检查后,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。
刚开始王玲霞对此一无所知,但是长时间没有见到买巧玲本人,这让王玲霞开始心生疑惑。
当她联系上买巧玲的子女时,他们的吞吞吐吐令她愈发感到不安。
当消息传入王玲霞耳中,她心急如焚,急匆匆赶到医院。
王玲霞带着埋怨的语气问她为何不告诉自己。
“姐姐,我没什么大碍的,”买巧玲努力挤出一个笑容。
王玲霞内心五味杂陈,看着买巧玲故作轻松的模样,却不知如何安慰,只能反复鼓励,坚信她定能渡过难关。
经历了这一遭,买巧玲突然觉得没有什么比找到亲人更重要了,她看着眼前这个陪伴了自己34年的好闺蜜,心中的想法再也抑制不住了。
她提出要跟王玲霞去做一个DNA,她觉得两人实在是太过于相似了,他想知道是否真的是亲姐妹。
而王玲霞心中也有这个疑问,于是两人就一起去做了鉴定。04
拿到DNA检测报告那一刻,王玲霞与买巧玲的人生被彻底翻转。
等待检测结果期间,两人心中的波澜截然不同。
王玲霞心境宁静,深知不管结果如何变,那份三十多年的陪伴和情感不可分割,买巧玲则有些焦虑。
检测报告终于出炉,白纸黑字间透露出的信息令她们激动无比——她们是单卵双胞胎,基因型完全匹配,生物学上的血缘亲情将她们紧密相连。
喜悦与震撼交汇,两人紧拥着对方,泪水滑落脸颊,喜悦之情溢于言表,难以自抑。
当初为何未曾意识姊妹之情?这其中又隐藏了怎样的故事?
她们的亲生父母究为何人,为何旧日要将这对双胞胎女儿舍弃?探寻真相的渴望促使她们开启了漫长而艰辛的寻根之旅。
两个姐妹只知道自己出自南方的故土,其他一切都无从得知。
但是命运之轮在不经意间转动。
某日姐妹俩意外发现报纸上的一则信息——“吕大姐寻亲网”的寻亲小组。
这个平台有着助人为乐的善行,已助力众多家庭破镜重圆。
时不可失,机不再来,她们立刻联系了吕大姐,诉说着自己的身世。
吕大姐为她们的缘分所动,索取了相关资料,并在报纸上刊登了她们的寻亲故事,报纸如同承载希望的小舟,漫游神州各地,传递着姐妹俩寻家的渴望。
最初她们忧心报纸寻亲效率低微,岂料喜讯在短短几日之内接二连三地传来。
不过一个月,就有数家亲人前来相认,其中三个家庭与她们的特征高度吻合。
姐妹俩满怀欢喜,似乎与亲生父母的团聚已在眼前。
可现实却如一盆冰水,将她们的希望浇灭。
经过DNA检测,这些似乎是亲人的家庭,却没有一个与她们有着血脉相连,半年的时间悄然流逝,认亲一事仍旧无果。05
当寻亲的希望似乎随着无数次的失败而湮灭时,一位男子悄然走入了他们的生命。
这名男子名叫贾学庆来自江苏,他匆匆赶至洛阳,带着寻找失散妹妹的使命。
贾学庆初次与买巧玲和王玲霞对视,泪水忍不住溢出眼眶,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哽咽,一时间难以自抑。
两位姐妹对于贾学庆的强烈反应感到有些意外,慌乱中只能轻声劝慰他平静下来。
情绪稍稳后,贾学庆解释说自己的反应乃是出于这对姐妹与他已故母亲的相像,她们的眉目间仿佛有着母亲的影子。
他说在电视上见到她们的专访,感觉与自己记忆中妹妹的失散情形不谋而合,这促使他前来探寻。
贾学庆述说了往昔家境的窘迫,尽管母亲坚持生下双胞胎女儿,但贫穷和母亲健康的恶化使得父母不得不将孩子遗弃在车站,盼望善良的人们能够收养。
但是买巧玲对一些细节还心存疑虑,例如记忆中被抛弃的车站地点,她印象是在上海,贾学庆却称是南京。
没过多久,三人来到医院进行了基因测试,结果他们确实是亲兄妹,数十年的分离,此刻化作了亲情的团聚。
贾学庆激动难抑,他向王玲霞和买巧玲发出了回家的邀请。
王玲霞和买巧玲亦点头应允,此刻三人之间的情感交织,言之不尽。
跟随着贾学庆的引导,众人朝着故乡的呼唤迈进,句容村的土地上,几人与期盼已久的其他兄弟姐妹会合。
六位骨肉并肩而立,在记者的镜头下定格了瞬间,随后在大哥祝德功的带领下,他们踏上了前往父母坟前的拜祭之路。
在父母安息之地,买巧玲和王玲霞的心中没有积怨。
她们对父亲往日的决定表示理解,相信那是在无尽困境中所做的无奈之举,只为给她们一条生存之路。
她们希望在另一个世界的父母,能够看到如今家族的团聚,心灵得以填补那些缺憾。
接着大哥祝德功揭示了她们原本的名字,提及诞生的顺序:耳朵后边有疤痕的是姐姐,头部有疤的为妹妹。
此时买巧玲与王玲霞才意识到,过往数十年,她们错把王玲霞当成姐姐,实际上买巧玲是真正的姐姐。
这段持续几年的寻亲历程,最终以团圆的温馨收场,让一直关注这对姐妹的人们由衷感到欣慰。
不少人为之感慨,亲情的力量坚韧无比,似乎自有一种神秘的呼唤,始终将买巧玲与王玲霞紧密相连,相依为命。
祈愿天下所有与亲人失散的人们,都能像这两姐妹一般,找回自己的根基,实现心中那份渴望的幸福与美满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